我司业务范围:快速开业注册/财税代理/专项审计及清缴报告/政府预决算/
劳务派遣/资质证书申请认定/商标专利注册/高企、科技项目代理申报/股改上市融资
更多的科技政策信息,还可通过以下途径了解和咨询:
合作热线:
1.嘉应·广州办事处:广州市天河区燕岭路120号金燕大厦905房18925061970(王先生)
2.嘉应·佛山顺德嘉旺:佛山市顺德区大良南国中路29号顺兴花苑2层2号写字楼 13728539668(袁小姐)
3.嘉应·梅州百业旺办事处:梅州市梅县区宪梓中路419号401房之一(原城管局大楼) 15119377484(饶小姐)
4.嘉应·清远办事处:清远市清城区滨江路51号汇达商务大厦09层12号136 0293 7238(李先生)
5.嘉应·中山办事处:中山市石岐区龙井南路3号置贤大厦2416房13600321188(段先生)
————————————————————————————————————————————————
申报指南
1
“污染防治与修复”
专题一:水污染防治技术研发与应用
项目 1:练江水体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关键技术集成及示范
针对潮汕地区人多地少且练江流域污染负荷重、水质长期处于劣 V 类的现状,因地制宜提出环村沿河等控源截污排水机制,研究适用于练江流域密集村镇的高效截污治污技术,对直排废水、错接污水与合流制溢流进行精准定位和适宜性截污,有效削减入河污染负荷;针对练江高污染沉积物淤积及内源污染问题,开展污染河道底泥原位生态修复技术和疏浚底泥安全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成套技术(装备)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有效控制内源污染;针对流域内工业污染,研究印染废水深度处理与循环利用技术,有效削减工业污染负荷;针对河滨缓冲带用地稀缺现状,开展稀缺用地条件下的河道河岸缓冲带构建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有效控制城镇溢流雨污与农业面源污染;针对水资源短缺和微生态环境容量,开展练江恢复纳潮的水质改善效果及不利环境影响控制措施研究,研发韩江榕江练江水系连通水环境系统监测与共治技术;针对练江闸控和重污染负荷特征,研发闸站调度条件下河流污染物通量观测技术,准确评估各类整治工程的水质改善绩效;针对练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管控,研发练江流域污染综合治理智能管控系统。
支持方式及强度
本项目实施周期为3~5年。拟支持1项,支持1000万元左右。
项目 2:茅洲河水体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关键技术集成及示范
针对茅洲河污染来源复杂、黑臭问题反复、河道水位感潮、黑臭物质形成机理不清等问题,研究污染成因快速解析、污染源实时研判及黑臭影响动态模拟评价与可视化反馈预报技术;针对茅洲河流域地下水和潮汐影响,研究防止外水入侵的污水收集管渠建设技术,开发新型管渠附属设施;针对兼具排洪和排污功能的城市暗涵,研究暗涵的雨污分流改造技术;针对茅洲河流域电子行业等典型工业园区,开发基于污染源水平衡测试的产污-治污-排污全过程工业污染源偷漏排智能化识别管控技术,研究出水稳定达标的污水处理工艺;针对深度淤积的典型工业污染(如重金属)河道底泥,开发清淤疏浚与原位治理相结合的污染底泥生态治理和稳定处置技术;针对茅洲河小微黑臭支流、分散源和湖库坑塘封闭水体,研发一体化高效处理技术和成套设备;针对茅洲河存量污水与河道感潮特征,研究与潮汐相协同的智能化旁路处理技术与生态补水技术,开发适用于感潮河流的水生态修复与重建技术。
支持方式及强度
本项目实施周期为3~5年。拟支持1项,支持1000万元左右。
项目 3:城市黑臭水体水质净化与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
针对南方城镇河涌与封闭或半封闭水环境等污染特点,研究城市河涌黑臭水体诊断评估及智能检测监控技术;针对合流制管网污水溢流和初期雨水对河道水质的影响,研发截污、调蓄与强化净化技术;针对流动性差的封闭或半封闭水体,研发高水质标准的一体化处理装置;针对城市河道治理不同阶段水质目标,研发相应的水生态系统修复技术;针对城市河道底泥内源污染严重及最终处置消纳难题,研究底泥原位治理、高效清淤疏浚及资源化处置与利用技术或成套专用装备。
支持方式及强度
本项目实施周期为3~5年。拟支持1项,支持800万元左右。
项目 4:基于 V 类水质目标的城市区域排水综合治理技术研究及示范
针对城市区域排水水质差、河道生态系统受损严重造成排水河道水质自净能力弱、水环境退化等问题,研究基于 V 类水质目标的城市区域排水综合治理关键问题与总体策略;研究城市区域排水原位深度处理技术及装备;研究和构建具有强化水质自净和生态恢复能力的城市区域排水河道模式;研究基于 V 类水质目标的城市区域排水综合治理和管理技术集成;开展基于水环境功能达标的城市区域排水综合治理示范和产业化推广应用。
支持方式及强度
本项目实施周期为3~5年。拟支持1项,支持800万元左右。
项目 5:珠江流域饮用水水源地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关键技术及应用
以污染物源汇和微生物驱动元素循环理论为基础,研究珠江流域饮用水水源氮素源汇特征及其水环境承载能力,建立珠江流域饮用水水源氮素污染综合防控、水华快速监测预警、水生态安全和健康风险评价等关键技术,构建以生态毒理评估技术、微生物快速预警技术、原位生物强化脱氮技术为核心的珠江流域饮用水水源地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成套技术,并开展工程示范。
支持方式及强度
本项目实施周期为3~5年。拟支持1项,支持800万元左右。
专题二: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研发与应用
项目 1:珠三角 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控制及示范
研究臭氧和 PM2.5形成过程中关键前体物的转化过程、传输机制、主控因子与控制途径;研发二次污染关键前体物 VOCs 异常排放区域的快速识别技术;构建基于实际道路测试的机动车瞬态排放模型和基于动态大数据的二次污染关键前体物排放源清单动态表征示范平台;研究二次污染的短期精细化预报、长期趋势精确预报与动态溯源技术,并开展业务化应用。
支持方式及强度
本项目采用定向委托的支持方式,实施周期为3~5年。拟支持1项,支持800万元左右。
项目 2:化工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控制技术集成及示范
针对化工行业多环节多工序生产过程,开发橡胶和塑料制品制造、涂料/油墨/颜料制造等化工行业 VOCs 等排放废气的高效净化及资源化利用技术,重点突破颗粒物富集与再利用技术、VOCs高效定向分离与资源化技术、VOCs 高效净化技术等,构建污染物源头减排与资源化耦合技术体系,研发成套装备和高值化产品,并在广东省典型化工行业应用示范。
支持方式及强度
本项目实施周期为3~5年。拟支持1项,支持1000万元左右。
专题三:土壤污染防治技术研发与应用
项目 1:重金属污染农田安全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
以广东省典型的 Cd、As、Pb 等污染农田、典型作物为对象,系统研究土壤-农作物体系中重金属迁移转化过程机制;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划定重金属污染农田的污染控制等级和治理标准;研发以土壤重金属迁移过程调控、农作物吸收转运生理阻隔为核心的重金属污染控制关键技术,土壤重金属减量的新型材料技术、植物移除与地球化学工程技术;构建包括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安全利用与治理修复、治理效果评价和二次环境污染控制的全过程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标准体系。
支持方式及强度
本项目实施周期为3~5年。拟支持1项,支持800万元左右。
项目 2:有色金属矿冶区重金属污染源头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
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土壤修复领域存在的“边修复,边污染”问题,以有色金属矿冶区土壤与地下水系统中重金属赋存状态和迁移控制的地球化学理论为基础,研发主要尾矿库重金属零排放关键技术、重金属污染水体修复及迁移控制关键技术,形成以矿砂表面钝化阻隔技术、出水吸附阻隔技术、地下水重金属阻隔技术为核心的成套技术,并开展工程示范。
支持方式及强度
本项目实施周期为3~5年。拟支持1项,支持800万元左右。
专题四:固废污染防治技术研发与应用
项目 1:农村生活垃圾能源化与资源化清洁利用技术及装备
研发针对我国生活垃圾特性的组合式干式自动化分选系统技术及装备,实现生活垃圾中可燃组分、易腐组分以及可回收组分的有效及时分类;研发农村易腐垃圾快速定向沼肥联产与恶臭气体控制技术及装备,实现易腐垃圾就地能源化与肥料化;研发农村生活垃圾可燃物高效热解气化与烟气净化技术及装备,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就近减量能源化;研发热解固相产物高值利用技术,实现产物的高效转化;研发余热高效回收及高密度能量储存系统,实现能量的最大化利用。构建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处理标准体系与长效运行机制,实现技术和装备在农村的推广应用。
支持方式及强度
本项目实施周期为3~5年。拟支持1项,支持1000万元左右。
项目 2: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废弃物智能处置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
研究基于互联网+的线上线下双向资源融汇的新型电子废弃物回收体系;研究基于数据采集监测与增值服务一体化的新型电子废弃物回收模式;研究基于云预警与大数据解析模式的电子废弃物处置绿色智能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新型电子废弃物检测评估与关键器件再利用技术;研究新型电子废弃物中稀贵金属无氰化短流程提取技术;研究电子废弃物资源化过程污染控制、资源化产品环境安全评估技术。
支持方式及强度
本项目实施周期为3~5年。拟支持1项,支持800万元左右。
项目 3:中药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
建立中药废弃物分类体系,将中药废弃物进行分离、发酵、酶解等,开发系列新技术;研究中药废弃物的有效成分及功效,分级评估,进一步集成技术体系;将中药废弃物有效应用于水产和畜禽等养殖业,实现资源化处理,形成中药废弃物在养殖业中利用的综合模式;全面评估中药废弃物再利用产业化过程的提质增效、资源节约和绿色发展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支持方式及强度
本项目实施周期为3~5年。拟支持1项,支持800万元左右。
项目 4:市政污泥减量及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
系统研究市政污泥减量化技术和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根据污泥资源化利用的方式构建合理的污泥脱水等处理方法;从有机物资源或能源利用、物质资源化回收等角度建立合理可行的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路线;建立污泥减量+减容+资源化利用的完整体系,并开展工程示范,为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升级和行业进步提供案例。
支持方式及强度
本项目实施周期为3~5年。拟支持1项,支持800万元左右。
2
“虚拟现实”
专题一:超大视场高清虚拟现实显示设备研发
研究用户的三维视觉感知机理以及基于用户感知评价的显示系统优化方法,提升头戴式显示系统的显示效果与舒适度;研制匹配用户瞳距、视度差异的沉浸式超大视场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研究多通道拼接式显示系统显示效果模拟仿真工具以及适用于超大视场高分辨率头戴显示拼接、融合、渲染和显示的呈现工具;面向虚拟现实头戴式设备,研究融合低功耗处理技术、高清视频编解码技术、双屏显示技术、环绕音设计技术与专用光学模块设计技术(反畸变反色散)的专用高性能低功耗虚拟现实主控专用芯片。
支持方式及强度
本专题拟支持1个项目,资助额度2000万元/项。
专题二:大范围场景跟踪定位与自然人机交互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
面向虚拟现实中人与物的跟踪定位与交互问题,开展大范围场景跟踪定位与自然人机交互关键技术研究。研究融合图像特征、光学、惯性传感的高精度空间定位技术;研究跟踪定位优化算法;研制跟踪定位专用设备与装置;研究基于三维感知的自然人机交互技术,包括手势交互感知信息的推理和逻辑演化,以及基于惯性传感的动作捕捉和自然手势识别关键技术、交互体系与测评系统;研究手势识别基础模块及相应交互套件,研制具备人体姿态识别功能的穿戴式惯性全身动作捕捉套件通用产品。
支持方式及强度
本专题拟支持1个项目,资助额度1000万元/项。
专题三:虚拟现实核心引擎关键技术平台的研发及应用
面向虚拟现实和行业仿真开发需求,以构建满足专业性、易用性和兼容性的工具引擎为目标,研发虚拟现实核心引擎关键技术和平台。研究支持多领域应用的虚拟现实核心引擎,引擎构架支持核心数据层和上层应用系统,兼容多种操作系统和适配虚拟现实外设。研究虚拟现实关键核心渲染技术,实现真实感实时场景渲染;研发智能化自适应场景编辑工具,支持触屏手势和语音交互等多用户多平台多终端在线协同交互式开发,相关产品在专业领域进行示范应用。
支持方式及强度
本专题拟支持1个项目,资助额度1000万元/项。
专题四:高真实感虚拟化身生成与智能感知技术与应用研究
面向虚拟环境中多用户同虚拟化身进行交互的需求,研究用户全身模型高真实感三维重建方法,实现高精度人脸材质、面部妆容、头部配饰和复杂表情的数字化;研究集成多种视觉感知传感器、视觉成像器件、神经网络处理芯片等的虚拟现实感知计算平台;研究虚拟现实环境下用户眼动、面部表情、手势和肢体动作的实时在线智能感知与虚拟化身情感逼真再现方法,研究虚拟现实环境下用户-虚拟环境、用户-虚拟化身的三维空间交互技术及手-眼协同交互方法;开展技术应用验证,提升多用户在虚拟环境中交互的效率以及体验,并最终在网络社交、老龄陪伴、影视制作等领域进行应用示范。
支持方式及强度
本专题拟支持1个项目,资助额度1000万元/项。
专题五:面向智能制造关键过程的虚实融合技术研究与应用
面向智能制造中产品设计、装配、培训等关键过程,以优化品质、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为目标。研究与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相关的关键技术和应用平台。研究虚拟设备和工艺过程的建模与仿真,包括虚拟设备和实际设备动作时序、单步运行和联动运行时间;研究与实际生产线一致的虚拟生产线培训平台,包括与实际生产线相同的 PLC 控制器及控制程序、高质量及功能完整的机器人 OLP 程序、与实际生产线运行高度一致的节拍、丰富的故障测试与解决演示功能。研究基于虚实融合技术的产品敏捷迭代设计方法,包括人与物高精度动态定位、虚实部分外观一致性融合、产品半实物部分最优设计制造、产品虚拟部分叠加验证与快速设计迭代等;研究基于视觉计算与呈现的辅助装配技术,包括关键部件智能检测与识别、部件参数与装配信息自动检索、装配过程中视觉场实时感知、视觉场优化的装配辅助信息智能呈现;研究支持多人协同的制造业虚拟培训技术,包括多人三维空间联合定位、培训内容跨用户视图一致注册、支持互动式培训的多通道人机交互、培训内容绘制和交互的便携式平台;选取智能制造中的代表性行业,面向设计、装配、培训等关键过程,开展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研究。
支持方式及强度
本专题拟支持1个项目,资助额度1000万元/项。
专题六:面向粤港澳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虚拟现实技术研究与应用
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历史文化数字化采集、保护、活化、传播等应用需求,以融合粤港澳大湾区极富特色和历史底蕴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输出窗口为目标,研究面向虚拟现实应用的历史文化资源高效建模技术,包括多视角跨尺度影像数据高效建模、多源异构的影像点云混合建模、基于超高清视频的动态建模、基于智能识别的结构化建模等关键技术;研究基于虚拟现实的历史文化资源活化技术,包括历史文化场景空间形态认知、基于深度学习的历史文化虚拟复原、历史文化场景创意设计虚实叠加等关键技术;研究历史文化虚拟现实 数据资源传播技术,包括虚拟现实与流媒体技术集成与融合、基于场景实时感知的虚实配准、基于虚拟智能动态光源的色彩还原等关键技术;形成众包式虚拟现实三维实景平台,实现基于移动平台的实时三维场景的采集和浏览;选取粤港澳大湾区历史文化中有代表性的遗产遗迹、古道、文物、历史人物事件,开展历史文化保护与活化应用示范。
支持方式及强度
本专题拟支持1个项目,资助额度1000万元/项。
专题七:虚拟现实显示视觉健康关键技术及风险评价技术体系研究
面向虚拟现实视觉健康以及风险评价问题,研究视觉健康与虚拟现实呈现设备光电特性的关联性,研究基于多生理信号融合的关联指标建模方法;通过脑电/视光等手段,研究用户在虚拟环境下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基于观察者主观感受和客观测试结果,建立虚拟现实生理和心理健康度评价理论模型;通过模拟人眼和视觉健康综合作用机理,建立生理信号分析、光电性能测试、时域特性分析、感知交互测试平台,形成面向体验、性能的测试评估标准体系,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测试设备,构建面向典型行业应用的验证与测试平台;通过对虚拟现实致害机理进行分析,形成涵盖触觉、听觉、视觉、舒适性等的多维度风险评估体系,构建虚拟现实产品质量数据库。
支持方式及强度
本专题拟支持1个项目,资助额度1000万元/项。
广州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王先生 18925061970
电话\传真:020-37281009
QQ:937738873@qq.com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燕岭路120号金燕大厦905房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粤ICP备17129855号